本报讯 今年7月以来,按照省纪委监委“点题整治”工作部署以及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关于“整治城市扬尘污染问题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工作方案》的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集中整治城区储备土地扬尘污染问题,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做法。
在工作机制方面,厦门市形成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市土地发展中心、城投公司具体推动落实的模式,实行“土地发展中心联合检查+城投公司督查+城投下属公司片区日常巡查”的三级巡查检查机制,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层级各岗位责任,开展巡查检查,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在整治措施方面,福州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求各储备机构在城市主干道、人群密集地段等敏感点位或大面积、成片区的储备土地,设立储备土地标识牌,明确土地用途和状态,亮明储备土地身份,公开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方便广大群众监督,利于高效处理储备地块围挡破损、裸土扬尘等系列问题。
在技术手段方面,南平市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对储备土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在储备地块周边设置巡查签到二维码打卡点,进一步落实巡查检查工作。厦门市通过储备地智慧管理平台,推进储备土地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实现储备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宣传推广方面,福州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扬尘污染整治宣传工作。线上通过政府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刊登储备土地扬尘整治工作动态,线下在办公大楼、地铁站等人群密集点,通过LED屏滚动播放和粘贴海报的方式,宣传扬尘污染整治相关资讯,公布监督举报途径,做到多渠道、广覆盖,扩大宣传效果,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扬尘整治的积极性。
■ 何雨淋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