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紫金山金铜矿的植物园里,展示着三张分别拍摄于2008年、2011年和2022年的图片,对比之下,矿区生态修复的成效一目了然。这是上杭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矿业发展理念,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成果。
紫金山矿区地形切割强烈,边坡多样化,极易诱发地质灾害。近年来,上杭县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开发一片、稳定一片、治理一片、成效一片”的矿山生态恢复原则,因地制宜、有序有质做好矿区生态恢复工作,采用“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对堆场、废渣、尾矿等高陡边坡、酸性渣场进行综合整治,即先采用工程措施理清水路、稳定边坡,铺植本地草固坡绿化保持水土,再以先锋树种马尾松为主,混种秋枫、香樟等阔叶乔木和油茶、紫薇、双荚槐等豆科植物,通过配置多样性的植被群落有效保护生态平衡。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边坡,引进边坡治理新技术,并加以改良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截至今年7月底,紫金山金铜矿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约2.34万亩,种植各类苗木425万株,原金一厂、金二厂堆场均实现生态复绿,堆场植被长势良好;紫金山金铜矿生活区和终了生产区域均已完成生态恢复,并改善了矿区及周边生物生活环境,维护了矿区及周边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合理的布局,建成了主碑矿山公园、副碑矿山公园、露采工业场、生态植物园、汀江游艇码头、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茶园、多彩玫瑰园、樱花大道、蓝花楹大道、北口木栈道等,成为特色矿区工业旅游点。
■ 高瑞泉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