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工作现场会在安溪县召开。会上,省自然资源厅通报全省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做好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强化规划源头管控,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统筹开展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工作,绝不能以各种理由擅自突破规划;加快编制详细规划和乡镇规划,更加注重资源资产关系,明确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重点区域和空间单元,强化与用地政策有机融合,有效推动存量资源资产的盘活利用,逐步形成规划实施与市场激励良性互动的机制。
——持续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用海新路径。进一步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加快摸清低效用地底数,建立项目库,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加快完善土地收储、混合开发利用、收益分配等政策机制,提高各类主体改造积极性;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确保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进一步提高土地配置效率,探索不同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形式及混合用地出让模式,省级以上开发区要有序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进一步提高用海效率,积极探索低效用海退出机制,研究低效用海判定标准。
——稳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坚持县域统筹,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以乡镇为实施单元,因地制宜实施一批整治项目;在保持县域空间布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可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三区三线”进行局部调整,合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并积极探索林耕空间置换,处理好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有序腾退已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现状耕地和零星建设用地。
——妥善处理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历史遗留建设用地分类处置,低效用地试点图斑范围内“二调”和“三调”均认定为建设用地的,可按建设用地办理土地征收手续;位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可以县为单位编制一个成片开发方案;泉州农村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涉及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依法办理农转用手续后,可按统一部署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盘活存量资源,加快开发利用。
■ 本报记者 周海铢 通讯员 程 斌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