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来,漳州市对中心城区一座长期空置的商业综合楼进行功能业态调整,通过招商引入亚朵酒店管理公司,投入3000万元进行改造升级,不仅盘活了闲置国有资产,也提升了周边片区“颜值”,填补了中端商旅市场需求,创造出多重价值。截至9月底,该市中心城区已有21宗、总面积4.3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建筑完成功能调整改造,让存量资源释放出新活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漳州市部分既有建筑功能与市场需求脱节,存量资源低效、闲置。这些“沉睡”的资源不仅是城市资产的损失,也制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
漳州市将既有建筑功能调整优化作为盘活城市资产、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和城市更新的重要突破口,出台《漳州市既有建筑功能业态调整互换清单》,明确“产权证明文件土地(房屋)用途登记为商业、商务办公用途的建筑,在用地性质保持不变、符合结构安全、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其内部的业态可单向调整为酒店功能使用。”对未改变使用功能或改变使用用途并符合《互换清单》中可调整互换情形的既有建筑进行装修、加固。在不涉及改变建筑面积、高度、层数、外立面等前提下,对建设单位提供原建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不动产权证的,可依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消防设计审查或竣工验收消防备案。
位于漳州古城范围内的新百货大楼原办公区域空置率高,通过功能业态调整,将该建筑部分区域改造为经济型酒店,解决了老建筑闲置问题,弥补了古城周边酒店配套缺口,为老旧商圈吸引新人流,增添新活力。如今,持续高位的入住率证明了其改造成功,产权方收益稳定。
“漳州市将继续深化既有建筑功能业态调整改革,让更多‘沉睡’资源焕发生机,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漳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既有建筑“存量焕活”的浓厚氛围,一批低效、闲置公共建筑、老旧办公用房通过功能调整实现华丽转身,成为满足民生需求的社区服务设施、适配市场的服务配套。
■ 蔡亚群 叶斯俊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