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守护一方平安——记莆田市阿豹民间调解团队调解土地纠纷故事

2025-10-23 09:01:57

■ 张步雄

 

日前,笔者走进位于莆田城区的阿豹民间调解团队办公室看到,一面面鲜艳锦旗挂满了墙壁,发起人王金森十分自豪。

王金森,绰号阿豹,曾任村治安保卫委员会主任。由于他在工作中看到了调解的重要性,秉持“小调解、大和谐”的精神,以一腔热血,创立公益性质的“阿豹民间调解室”。从灵川镇到城厢区,再到如今走向整个莆田市,阿豹民间调解团队走过了不少风风雨雨,工作却卓有成效。至目前,团队队员发展到目前的20人,已调解涉及土地方面的矛盾纠纷269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500多万元,制止了25起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恶性案件的发生。由于工作出色,2022年,王金森获得“福建好人”荣誉称号;2023年,获得莆田市基层社会治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4年,获评“秀屿区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突出个人”。他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广大居民和社会的认可,团队成立至今,已收到锦旗89面。

谈起案例,王金森滔滔不绝。

2023年4月的一天,阿豹民间调解团队收到了一个调解请求,村民林某与柯某并排建设各自房屋,柯某为了自家出行方便,于30年前修建了一条长20多米、宽3米的村道,林某不愿意出资却想通行,双方由此产生矛盾纠纷,甚至多次大打出手,怨恨大大加深。王金森带领团队队员与灵川镇政府、灵川派出所、灵川法院等单位工作人员一道,在城厢区公安分局进行调解。双方拉锯3天,调解陷入僵局。

经过讨论分析,王金森找到并说动了柯某的儿子,而林某也是通过其亲戚说通。最终,林某赔偿柯某家相应的经济损失,并由阿豹民间调解队出资3000元,将林某家面向村道的大门修堵起来;而柯某家也不在村道两旁设置围栏,并撤诉息访。

王金森坦言:“调解耗时间,饭点经常赶不上,往往一桩案件还没调解成功,下一桩案件的电话又打来了。”随着阿豹民间调解团队的名声渐响,不仅在本区,甚至周边县(区)的群众也会慕名前来求助,王金森通常会自己驱车前往现场走访了解情况。

“自己没能力,如何取信于民?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他深知,干好调解工作就必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以促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调解水平,增强调解能力。在团队律师的帮助下,他经常学习《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并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以更高效地推进调解工作。王金森说,这一路走来虽然很不容易,甚至经历过被威胁,但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收获了乡亲们的不少好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近年来,莆田市政法委领导、相关县(区)党政主要领导都对阿豹民间调解团队的调解工作予以高度肯定,推动相关乡(镇)设立民间调解室,支持团队开展调解工作。王金森表示,他将继续热心做好调解工作,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关怀。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