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荒山秃岭成昔日 青峰绿坡看今朝

2015-06-04 09:16:07

长汀县6000多亩废弃矿山复绿

本报讯 5月30日,记者再次来到长汀县河田镇游坊村,登上乌石岽山顶,放眼四望,满目绿色。远方,树木成林,郁郁葱葱;近处,新种的杜英、木荷已展露新叶;身旁的杨梅树上先期成熟的红果乌亮烁紫……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废弃矿山,如今已成为树绿山青、花果飘香的绿洲。

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据1985年遥感数据表明,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在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长汀人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与百万亩荒山秃岭作战。通过科学治理,该县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2012年,长汀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该县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开展了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启动了水土流失区土地整治和废弃矿山复绿工程,让一片片过去“不闻虫声,不见鼠迹”的不毛之地重新披绿。

3年来,长汀县已投入9000万元专项整治资金,按计划实施废弃矿区山坡地整治和结合水土流失的土地整治项目。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已整治废弃矿山6074亩;在策武、河田、三洲、濯田、童坊、新桥、大同、涂坊、南山等9个乡镇30多个村的废弃矿区共植杜英、木荷、马褂木、黄栾树等36万株,撒播草籽2.7吨,种植草皮150亩。另外,在三洲、河田、童坊、策武、濯田、馆前等乡镇实施了水土流失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500亩。

据统计,从1985年至2014年,长汀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9.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8%,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由10%—35%提高到75%—91%,全县植被覆盖率达81%,实现了荒山变绿洲的历史性转变,圆了长汀老百姓的百年绿色生态梦。   吕洪荣 齐培松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