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产业优 移民富 生态美

2016-07-29 09:21:39

省移民开发局力争2—3年内建成一批库区特色小镇

本报讯 日前,笔者从省移民开发局获悉,为加快库区创新发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移民富、生态美”的福建新库区,该局力争2-3年内,按照把乡村当作景点建、城镇当作景区建、移民住房、基础设施建设融入旅游元素的思路,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产业支撑有力、风貌特征明显的库区特色小镇。

——明确目标,坚持标准。在目标定位上,坚持战略思维、全局考虑,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着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体制机制灵活”的库区移民特色小镇。在镇村建设上,不满足于穿靴戴帽、涂脂抹粉;在产业培育上,着力寻找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把产业做大做强;在文化彰显上,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汇聚特色人文资源;在生态环境上,着力建设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绿色能源等融合发展的美丽小镇,打造库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升级版,为全省库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科学规划,有序实施。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实施性和严肃性。前瞻性,就是立足特色小镇的目标定位,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条件,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实施性,就是采取实地踏勘、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细化实化规划内容,严格规划评审,提高规划深度;严肃性,就是要坚持以规划统领设计和施工,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一张蓝图管到底,防止规划和建设两张皮。按照“先拆后建、先下后上、先外后里”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合理确定规划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统筹有序有效地推进库区移民特色小镇建设。

——镇为主体,村为基础。库区移民特色小镇规划面广、建设内容多、资金量大,必须以乡镇作为项目责任单位,乡镇党委、政府要成立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既要协调推进项目实施,也要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移民资金安全。同时,以村为基础,由村委会负责做好移民群众的宣传引导,发动群众自行清理房前屋后乱堆放、乱搭盖,组织移民群众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打牢特色小镇建设的群众基础。

——区别政策,分项投入。要严格移民政策界限,分项明确资金来源。对于非移民房屋,立面修缮资金应由地方自筹解决,移民资金不予补助。对移民户房屋,立面修缮补助要做到面积、单价、总额三控制;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房,原则上采取“谁家的孩子谁认领”的办法,由产权单位出资进行修缮;对于村里的公共设施,将其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配套,由移民资金和其他渠道资金共同投入改造,确保有限的移民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优化方式,确保质量。在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房屋立面修缮项目的实施方式。采取统一实施方式的,严格按照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竣工验收制的要求组织实施,项目资金按县级报账制规定拨付到施工单位;采取分户实施方式的,要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主要材料的前提下,由移民户与施工方签订相关协议,明确施工要求,村委会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提出报账申请,由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根据报账凭证拨付资金到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从严把关。项目验收时,要由每家每户移民签字认可,切实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移民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创新机制,引凤筑巢。在项目投入上,要避免政府大包大揽,通过制定合理的股权分配方案和工商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市场化运作道路;在项目运营上,要探索采取服务外包等有效方式,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统一实施特色小镇产业、品牌、文化、设施等全方位的营销策划管理,实现规模经营、效益经营;在资源利用上,要着力盘活镇村现有土地、房屋、水域、山林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通过政策机制创新,吸引创业者前来投资兴业,借力使力,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稳扎稳打,一步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产业体系,把特色小镇打造成福建新库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江长贵 王裕禄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