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谢陶靖
“非常好,我们负责入户排查的4618户住户都很安康。”2月20日,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志愿者们对于28天坚守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成果倍感欣慰。疫情发生以来,该局先后组织30多名志愿者,深入社区、高速路口等抗疫一线,助力做好防疫宣传、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复工复产等工作。
春节里的“集结号”
抗疫就是命令,防疫即是责任。1月24日,大年三十,宁德市自然资源局东侨分局党支部率先响应东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和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号召,迅速成立由22名干部职工组成的抗疫应急突击队。随后,突击队员的一部分被编入东侨经济开发区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排查组,支援新能源社区、湖滨社区等的宣传、排查、登记工作;另一部分则加入宁德市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代表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活动。
“过年好,您家里常住几口人?如果有从武汉回来的亲友,请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1月25日,正月初一,该局志愿者深入新能源社区、湖滨社区开始挨家挨户排查。当日,他们就发现几例从湖北回宁德的居民,便劝导他们开始14天的居家隔离观察。
“多的时候半天能排查500多户,落实1000多人的信息。”志愿者李式斌说。湖滨社区高楼林立,为提高效率,他们乘电梯到顶层,顺着楼梯一层一层往下走,每家每户敲门登记。“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只有这样一家一户排查,我们才安心。”他们说。
行走的“定心丸”
“哇,厉害了,微信步数快破两万了!”志愿者们站在寒风中互相调侃着,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在楼宇和街头行走的春节。
“这大过年的,还下着雨,他们每栋楼巡查、登记真辛苦啊!”家住湖滨社区阳光园的王女士站在阳台上看着在小区穿梭的志愿者们感叹道。
春日时节,晴雨不定。志愿者们发现雨衣不仅能挡雨,而且还有防护效果,于是一群穿着蓝色、黄色雨衣的志愿者们穿梭在各个社区,被小朋友们称作是行走的“雨衣侠”,而被迫禁足的大人们则感觉他们是行走的“定心丸”。
“今天最放松了,这真是元宵节收到的最好礼物!”从浙江回宁德的湖滨社区住户李先生在签收解除居家隔离观察单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14天来在家提心吊胆的他终于放心了。2月8日,志愿者们特地上门为他测了体温,办理解除隔离手续。
“生命在呼唤,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志愿者们在微信工作群上,留下自己的抗疫心声。她们说,有两个时刻最开心,一个是送解除居家隔离观察单时;另一个是给通过摸排确定没去过疫区且没有任何身体症状的家庭张贴“平安之家”的时候。
直面“返工潮”
新能源社区是此次防疫的重点社区,离宁德市中心城区10公里,区内聚集100多家企业,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2月8日后返程高峰来临,一些企业陆续准备复工复产,社区也迎来了更多外来人口。
“您好,出入小区记得到物业处做好车牌登记。”“出门要记得戴好口罩,带好小区出入证。”从2月4日起,志愿者们便开始搜集居民信息,统一制作小区出入证,有序应对返工潮到来。
蕉城区自然资源局派出4名党员志愿者,支援交通抗疫一线,他们驻守在宁德市动车站、汽车南站以及高速路口等地。该局志愿者阮春景告诉记者,近几日返程人员增加,他们每天三班倒,每班7人,一天要排查1000人左右。“把好这道关,才能有效阻击病毒传播。”他说。
“我们要尽力守好宁德的北大门。”驻守在高速宁德北路口的志愿者张强斌说,他们每班时长8小时,每天要完成1000多辆车辆信息登记,对进入宁德人员进行严格排查,对不合规的人员予以劝返。穿上防护服后,行动有些不方便,为了避免脱穿防护服造成二次污染,大家在值守时都尽量不喝水,有的志愿者还用上成人纸尿裤以备不时之需。
面对返工潮,东侨分局还组织志愿者深入幸福佳园小区开展外地入闽人员信息登记、隔离劝导等,确保企业务工人员全覆盖、不遗漏,为企业复工复产正常运行筑牢防线。对摸排出的居家隔离人员实行结对服务全覆盖,上门开展体温监测、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等贴心服务,真正做到隔离不隔爱,战“疫”有温情。
记者手记: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当抗疫的集结号吹响时,志愿者们集结在一起,他们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如散落的微光,为抗疫聚合一处。
他们是普通平凡的,没有壮丽的言语,没有誓师大会,全情投入抗疫的洪流;他们是勇敢的,毅然“逆行”在人流密集处,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
自然资源系统的志愿者们,是这场抗疫战斗中的勇敢者,他们散发着微光,和成百上千的志愿者们共同汇成“大爱”,折射出共克时艰的无畏精神,刻画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为民情怀。他们坚信,心怀期许地等待,定会春暖花开!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