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新闻图片 - 正文
奥杳之韵:

吕洪荣

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奥杳村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地,四周群峰巍峨,中间是一马平川的阡陌田野,山脚则是浓缩了中原与客家先祖聪明智慧的土楼群。整个村庄状如帆船,人称“云海仙船”。日前,应龙岩市作协邀请,笔者专程来到奥杳村一探究竟。

在客家人聚集的永定区,“奥杳”这两个字显得太生僻,且很多人对这个杳字难以读准。因为在客家地名文化中,带福、畲、坑的村庄很多,但很少有人会用生僻字来给村庄起名。

从龙岩市区出发,到永定岐岭下高速,全程近60公里。车子进入永定区后,周边的晨雾开始变得越发浓厚,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村落时隐时显,不停地变幻着画面。

到达湖坑镇政府,龙岩市12名作家和永定区6名作家被分为三组,我自然报名前往心怡许久的奥杳村。

从镇政府出发前往奥杳,车子要绕过好几处只允许单向行驶的村道。幸好我常年奔驰于乡村田野,若换成从城市来的驾驶员,这些乡村道路他是万万不敢继续驾驶的。

车临奥杳,同行的钟建红老师当起了免费的导游。据他介绍,奥杳村现有人口7000多人,鼎盛时期曾有18个姓氏,现在只有黄、吴、李、林、赖、江、汪等7姓。其中不少乡亲旅居缅甸、泰国、印尼、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

走近奥杳村,如同走进了一座有着厚重历史的博物馆。奥杳村自唐大历(766-779)置村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村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保安堂,整个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石楼门和石柱雕刻精美,梁柱横匾上绘就的人物典故和动物画像更是栩栩如生。而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民主公王,现已成为当地民众祈福场所。在奥杳村水口,笔者看到一座长18米、宽4.7米、高6米双孔干石结构的远昌桥,据桥梁右侧矗立的石碑显示,此桥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虽久经二百多年风霜,至今仍静静地在村口驻守,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代精湛的石拱桥建造技艺。

最让我惊讶的是,散布在奥杳青山绿水之间那些或大或小、或方或圆的土楼群。这些曾见证过十几或二十几代客家人生活历史,且被称为中国古建筑一朵奇葩的神奇土楼,既呈现其独特的客家建筑风格,又不失“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吸引国内外建筑专家的持续关注。该村保存完好的土楼有裕兴楼、裕德楼、庆福楼、月成楼、鞏萃楼、东华楼等50多幢。

在奥杳村,笔者分别参观了单座占地面积最大、厅堂装饰古色古香、结构最为完整的裕德楼和建于1908年的方型土楼裕兴楼。当我轻声细步地行走在嘎吱作响的木板上时,突然把自己和先祖连成了一条线,客家土楼不该被我们这一代所遗弃,这是客家乡愁得以弘扬和传承的根基。

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奥杳村不少土楼名都带有“裕”“庆”两字,如裕兴楼、裕德楼、庆福楼等。“裕”和“庆”有富裕、庆贺、庆祝、庆幸、庆典、庆功之意,也指可祝贺的事,如国庆、大庆,均是一个喜庆、吉祥词,可见奥杳土楼蕴藏了客家祖先满满的自信与阳光。

车子进入奥杳村,天空忽然下起了毛毛雨。不一会,只见一团团薄雾从天边飘过来,缓缓地罩在奥杳上空,朦胧而飘逸。再次抬头时,似纱似棉的薄雾,又开始慢悠悠地包裹着半山腰的果园,柿子树、枫树上飘零的落叶像一枚枚金色的音符,在空中盘旋,之后依依不舍地落下。数百只不知名的小鸟叫唤着在空中飞来飞去。而正在田野上劳作的村民,随着身影的移动,就如同游走在仙境中。

我撑着伞立在雨中,眼前的池塘石桥,远处朦胧的山影,桃柳夹岸,仿佛整个奥杳的天空,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古韵和淡淡的诗意,让我随着画面的变化“咔嚓咔嚓”不停地按下快门。

走进奥杳村,仿佛走进了一处红色的朝圣之地。在裕兴楼,革命烈士后代黄金容专门向我们讲述了“铁打奥杳”的故事。l928年,继永定金砂、湖雷之后,金丰片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奥杳乡苏维埃政府。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奥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并组建了奥杳赤卫队,配合主力红军转战闽西,参加上杭、长汀、连城等地战斗。由于这支农民武装英勇善战,因而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眼中钉”,多次派国民党保安团三区队到奥杳围剿,奥杳赤卫队巧妙利用村中溪流河道作堑壕、掩体,击退敌人多次进攻。1931年,“裕兴楼”成为苏区红色赤卫队驻地,敌人恼羞成怒,用“七星炮”轰击“裕兴楼”和“拱辰楼”,终因土楼墙厚而没能攻进去,如今墙体上留存的炮弹痕迹仍清晰可见。

随后,黄金容带着我们来到“裕德楼”。当年,红军在“裕德楼”墙上刷写的“铁打奥杳,纸乎(糊)三团匪,消灭三团匪”“工农若要解放,必须帮助红军”“我今题书真分明,当到红军好事情,晴天落雨爱守卫,枪支子弹不离身”“共产党是为穷人"“保障土地革命”“保护学校”等红色标语仍清晰可见。此外,宣传古田会议内容“打倒军阀主义,士兵不打士兵”的标语也弥足珍贵。这些标语内容大部分来自毛泽东主席在古田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据当地党史部门考证,这些标语写于1928年至1932年间。当时,红军部队每到一处,除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外,还把一部分没收来的财产和粮食分给乡亲们,用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借住在横楼的战士们白天抬着石灰桶,在街头巷尾刷写宣传工农红军政策和主张的标语,晚上则拿出毛笔在房间的墙壁上绘图写字。

面对斑痕累累的墙壁,静静地感受着经历血与火洗礼的红色岁月,那一条条字迹潦草的红军标语,在笔者的记忆里逐渐变成了一把镰刀和一个锤头,引领着我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龙岩市自然资源局)

分享到:0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