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新闻图片 - 正文
防灾一线显身手——记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技术骨干赖鹏晖:

8年来,他像停不下来的陀螺一样,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结构力学及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港口等建设规范规程,并将相关专业学科融会贯通,积极参与编制《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方标准》等;2018年,他积极参加全省地灾防治技能竞技比赛,斩获个人理论第一名、个人总分榜第三名的佳绩。2018年12月被团省委授予“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9年4月被省总工会授予“福建省金牌工人”称号——他就是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技术骨干赖鹏晖。
一方方田字格,牢牢嵌在陡峭山坡上,桩杆相连、井然有序……这是6月17日,记者在宁德市鹤峰中路金钟山滑坡综合治理现场看到的画面。
金钟山滑坡点地质条件特殊,灾害成因复杂,一旦有强降雨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地灾工程治理易手多家地勘单位,可谓是一块“烫手山芋”。关键时刻,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承揽这个任务,技术骨干赖鹏晖挺身而出,挑战诸多“不可能”!
为摸清地质情况,赖鹏晖与队友们克服滑坡区山高坡陡、气候恶劣等不利因素,细心研究每一个地层。他结合闽东火山岩特点,通过综合分析地下水位变化等,经多番艰辛“探寻”,终于找到“症结”所在:“原治理工程误把岩层风化不均遗留下来的孤石,当成中分化稳定层”。对此,他采用精细化钻探、高密度电法探测等论证方法,重新划分地层,进一步完善滑坡面勘查工作,获得滑坡治理工程专家的一致认可。
今年3月15日,三明市大田县华兴镇恒鑫机械厂发生崩塌,早上6点50分接到电话后,赖鹏晖马上从福州赶到现场,协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序开展应急处置,设置警示牌、拉设警戒线,组织撤离崩塌影响范围内人员。行动专业、高效,受到大田县自然资源局和华兴镇镇政府的一致肯定。
5月份,该院承担了将乐县余坊乡张都村滑坡地灾治理工程。该工程等级为一级,滑坡直接影响坡脚489名村民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雨季期间造成3栋房屋损毁。赖鹏晖积极带队进行地灾勘查和现场钻探……
在赖鹏晖看来,每次临危受命都是一次磨砺。
2019年5月20日,三明第一轮强降雨袭来,他在途经三明的动车上接到应急电话后,火速驰援三明军分区后山地灾点,在地灾隐患区域通宵值守观察监测数据。
“赖鹏晖敢啃‘硬骨头’,哪里有危险他就去哪里。坡底调查是很危险的,随时有二次滑坡或坍塌,但他不害怕,冒雨进场,做好观察记录,排除险情。”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晓斌告诉记者。
6月10日,第二轮强降雨过后,天空放晴,但赖鹏晖凭着职业敏感,预判此时最容易发生滑坡等地灾险情。通过调查,他发现军分区地灾点山体滑坡现场有明显变形迹象,后缘下错裂缝长约120米,滑坡方量约10万立方米,随后他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协助做好受威胁的300余位居民紧急撤离。
地灾排查是一场战斗,更是一场考验。去年同个时候,赖鹏晖还主动请缨奔赴另一处地灾隐患点——三明市三元区新亭路263号山体。
在上一轮强降雨中,该处山体已发生小规模崩塌,赖鹏晖将那里的情形一一记录下来,判断新一轮强降雨可能诱发新的险情。他深入现场,在靠近山体的一栋民房前,发现一道新下错约2米、长约30米的裂缝,“原来只有边坡临空面崩塌,现在则有1万立方米以上面积滑坡,随时有失稳下滑可能。”他立即上报险情,并协助做好约100位居民撤离工作。
那段时间,赖鹏晖和队友们昼夜鏖战持续2个多月,在山上裂缝后方搭建帐篷,24小时轮流值守,布置裂缝计、位移计等各类监测设备,参与研判、应急处置三明市区地灾点28处,成功预防三明军分区、三元区新亭路滑坡变形重大险情。三元区自然资源局局长官炳辉表示:“强降雨导致地灾频发,幸好赖鹏晖他们开展大量地灾排查和应急处置,为老城区群众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赖鹏晖靠得是勇于担当精神和“过硬技术”。
2013年5月份,南平市延平区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兴华街道发生坡面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灾,赖鹏晖和队友们临危受命。“该地灾点情况比较特殊,中间是个沟谷地带,依山两边是新华街道、纺织厂和职工宿舍,沟谷两侧的地灾险情随时可能发生。”他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地灾综合排查,提出完善节排水系统建议,加固安全设施,防止坡脚滑动,修建1200米地表截排水沟、7个挡土墙、近6千平方米的恢复坡面植被,便于雨水排泄,减少坡面渗透,减少次生地灾险情发生。
“赖鹏晖对滑坡、坍塌认识比较全面,认真细致,不畏困难,在参与地灾防治工作中展现不凡的身手。”该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柳侃说。
2018年4月,赖鹏晖参与的福鼎市龙山社区地灾治理工程项目,位于人员密集区域,房屋、边坡星罗密布,道路交错复杂,遇有台风暴雨,随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的危险。他带领技术人员一一摸排区内46处地灾隐患点,分析潜在危害,并对每个单点进行调查、钻探。他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地灾防治知识,耐心劝导不理解的居民,确保治理项目如期完成。身边队友们说:“那段时间,只要看到每天3万步以上的微信步数,就知道他一定在防灾现场……”
“成效昭示着拼博的艰辛,岁月铭记着追梦的脚步。”赖鹏晖2012年1月份入职以来,长期奔走在滑坡崩塌区域、矿山野外一线,铆在地灾防治领域苦练专业技能,时刻处于“箭在弦上”的战斗状态,参与大中型地灾排查和应急处置近百项,参与各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省重点建设项目20余项,所撰写的《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兴华街道后山滑坡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获得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成为防灾领域不可多得的强兵。
                                                                                      ■  特约记者 陈伦锋

分享到:0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