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绘就耕地保护新画卷——省自然资源系统“田长制加强耕地监管保护”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纪略

2024-08-30 10:05:08

薛莞馨 章逸琳

 盛夏时节,莆田市涵江区的稻田里丰收在望。农民们穿梭其间,不时弯腰检查稻田灌溉情况。阳光下,他们的身影忙碌而坚定,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画卷。

    辛勤的汗水终将浇灌出丰硕的果实。守护耕地,打通耕地保护的“最后一米”,是省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责任担当。

从用心用情到群策群力

下好统筹协调“一盘棋”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重要指示,省自然资源厅执法处、耕保处党支部与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涵江区自然资源局党总支联合创建“田长制加强耕地监管保护”党建品牌,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每一块耕地均由田长守护,并建立各级田长与执法监管联动机制,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执法、早整改”。

    三级联动,同频共振。省自然资源厅执法处、耕保处党支部联动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涵江区自然资源局党总支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耕地保护最新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以推动高质量耕地保护工作为主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福建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专题学习,通过对思想再“充电”、精神再“补钙”,用思想指导行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服务支撑耕地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决守住全省1341万亩耕地和12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

良田沃土的背后,是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守耕地红线的信心决心。近年来,我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统筹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一盘棋”,逐层推动、层层压实。省自然资源系统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卫星遥感影像监测等技术手段,创新开展“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动态执法,深化自然资源部卫片执法和省级“天地网”动态执法,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严格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实行每月通报和重点督导制度,定期向属地政府通报违法情况和整改进度,严格落实预警约谈办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从敢闯敢试到稳扎稳打,打造巡田护田“升级版”

在探索耕地保护新路径的征途中,涵江区自然资源局党总支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敢闯敢试的魄力推动形成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共同绘制巡田护田的升级版蓝图。

2023年起,涵江区陆续印发《莆田市涵江区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莆田市涵江区区级田长会议制度(试行)》等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细化耕地保护田长制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田长的具体职责与考核机制,确保耕地保护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到人。

涵江局结合政策和实际,先行先试,注重科技赋能,编织了一张精密的数字之网,助力田长制落地见效。据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涵江区与省、市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共同谋划、着力打造智巡田长品牌,以数字赋能耕地保护。目前,网格化划分、网格员人手下载一个巡田APP、全员培训、网格员每周巡田打卡、实际案例应用等方面均已落实到位。

于是,一套创新的田长制耕地保护模式正在涵江区逐步成型,其中,国欢镇成为先行先试的典范。

日前,笔者走在国欢镇巷利村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68亩农田里,一簇簇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已然是一幅美丽的景图。该村支部书记、村级田长陈枫正通过智巡田长”APP进行每周一次的巡田,从APP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村的耕地范围。

 在日常巡查中,如果发现存在耕地非农化、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APP将巡田发现的问题拍照上传,以手机短信形式实时通知责任人及时处置并反馈结果。陈枫介绍,通过APP实现信息上传下达,及时了解耕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真正实现智慧巡田、高效护田,将耕地保护监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随着田长办的正式成立与田长制一张图平台的搭建,以及详尽的田长账台账的建立,涵江区构建起了一张严密的耕地保护网络。该网络以网格+田长制为核心,通过精准定坐标、严格核面积、细致落网格,将近2940亩的耕地保护任务细化到46个管理网格中,并配备由镇、村田长及网格员组成的72人专业队伍,他们如同尽责的哨兵,守护这片希望的田野。

同时,田长们还化身为政策的传声筒和农民的贴心人。他们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用最朴实的话语讲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将惠农政策的温暖送到农民的心坎上。保护基本农田,半点马虎不得,这已成为国欢镇广大农民的共识。

从落细落实到见行见效,建立长效制度“新引擎”

田长制实施2年来,一场农田变形记在涵江区上演:小田大田、闲田变忙田、农田变良田,孕育出更多生机。

2023年以来,涵江局共召开例会12次,发出督促整改单63单;至目前,2021年例行督察反馈的40宗问题已整改到位,整改率居全市第一,整改成果全部通过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验收,点题整治”36宗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也全部整改到位……这些都得益于涵江局严格落实最严的土地执法监管。该局以田长制为抓手,推进耕地保护监督、执法、督察协同联动,用好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手段,强化违法问题发现、核查、处置等闭环管理,严厉打击、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随着田长制加强耕地监管保护党建品牌的创建,涵江区的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土地、矿产、国土空间规划部分)发现的问题数与往年相比有明显下降,未发现典型问题和重点督办问题,总体形势有所好转,问题数呈逐年递减趋势。

 田长制加强耕地监管保护党建品牌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涵江区探索出了一条耕地保护的新路径,更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展望未来,省自然资源厅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田长制加强耕地监管保护党建品牌创建,以田长制田长治,守护好每一块耕地。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