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建宁县:破冰林权“联户困局” 激活林业发展动能

2025-06-19 06:54:17

本报讯 今年来,建宁县通过免费勘验、多方联动、优化流程等一系列举措,成功化解了大量林权登记联户证书问题,为释放林业资源潜力、促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100余宗林权登记联户证书的化解工作,涉及林地面积25987.97亩,惠及林农300余户。

受历史政策影响,建宁县部分山林长期存在联户登记现象,涉及面广、户数多,导致四至界限不清、权益分配混乱,林权证上“多户共有”的模糊权属,不仅引发林地流转纠纷,更制约林业规模化发展,严重影响林农生产积极性与林业经济活力。

为此,该县创新构建“发包方统筹协调+自然资源部门专业勘验”协同机制。由村集体作为发包方,发挥村干部熟悉村情民意、山林分布的优势,负责组织协调、矛盾调解和资料初审等工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建专业勘验队伍,运用无人机航测、GIS地理信息系统、影像套合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免费林权勘验服务。通过实地测量、界址标定、数据采集等工作,确保林权界址认定精准无误,有效避免因权属不清引发的矛盾纠纷。

针对联户登记中因登记主体分散、权属关系复杂导致的“多头跑、反复跑”难题,该县推出“委托代办+党员下沉”服务模式,通过赋予村级组织见证委托权限,明确由熟悉情况的村干部担任“代办员”,协助林农完成登记材料初审、委托手续办理,并将分散的权利人需求集中整合,变“多人跑”为“一人跑”。同时,组建“党员先锋队”,采取“下村入户、定点驻办”的工作方式,深入村组,现场提供政策咨询、材料预审、收件登记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

此外,该县还建立“减材料、优环节、强协同”机制,将需林农自行提交的多类证明材料进行系统整合,依托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推动信息内部核验与共享,变“群众跑腿交材料”为“数据跑路代验证”。同步推行“一次性告知”标准化服务,确保林农对登记流程、要件要求一目了然,有效避免因材料不齐、政策不明导致的重复奔波,实现林权登记服务从“多次跑”到“最多跑一次”的升级,切实提升林农办事体验感与满意度。 

■ 何 超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