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宏坤
日前,笔者在东山海洋生物科技园内的漳州市新嘉园酒店主体建筑施工现场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忙忙碌碌地粉刷墙面、安装调试设备,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随行的东山县自然资源局所有者权益和开发利用股股长吴德添笑着告诉笔者,这是该县积极探索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发展路径的又一成功案例。
据吴德添介绍,漳州市新嘉园酒店用地原系东山县秀锦水产有限公司于2016年通过公开竞拍取得,项目用地位于东山海洋生物科技园区,计划建设农副食品加工项目,在建成7445平方米的主体建筑框架后,因园区市政道路规划调整及疫情影响,后续建设停滞,成为低效用地。
2022年7月,位于项目用地周边的“漳州市(东山湾、诏安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启动施工,于2023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特别是周边红树林生态景观与滨海木栈道建成,使项目所在区域成为东山县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为东山的旅游增添绿色活力。
地块区位价值的显著提升,导致原秀锦项目用地工业用途与区域“生态+旅游”新定位不符。因此,盘活原秀锦项目低效用地成为优化产业结构、服务全域旅游发展的迫切需求。
如何唤醒秀锦项目这块“沉睡的土地资源”,实现项目用地从“低效”到“高效”质变?东山局坚持“土地跟着效益走”,不断加码政策支持,通过探索和实践“工改商”方式,成功对原秀锦低效产业用地实施“腾笼换鸟”,实现原工业地块转型滨海文旅综合体的华丽转身。
2024年8月,东山县政府升级项目用地规划,把项目用地由工业(农副食品加工)变更为商业用地(餐饮用地、旅馆用地、零售商业用地),契合区域文旅产业布局。东山局主导地块收储,依法收回该地块,纳入政府储备用地,通过调整规划指标,项目用地容积率由≤2.0提升至≥2.0。
随后,东山县政府加强项目用地的招商引资,努力引入高端餐饮、主题酒店等项目。2024年12月,该县重新挂牌出让该地块,漳州市新嘉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1813万元成功竞得。竞标成功后,该公司计划投资1.4亿元打造滨海文旅综合体,分三期建设,首期已投资5000万元,改造原框架结构为高端海鲜酒楼(新嘉园品牌),预计于2026年投入营业。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接待游客8万人次,综合收入48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个。”漳州市新嘉园酒店项目建设负责人吴计国表示。
据了解,该项目将以“海洋文化+旅游消费”为核心,构建“餐饮+住宿+购物+体验”全链条服务,可填补东山海洋生物科技园区高端文旅配套空白,推动该园区从单一产业向产城融合转型,实现产业融合,激活多元业态。项目设计与周边红树林生态景观相融合,实现开发与保护平衡。通过“工业+文旅”跨界融合,推动土地功能复合利用,提升片区综合价值。同时,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文旅资产,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路径,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我局将在低效用地改造上持续发力,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和强支撑。”东山局局长阮俊华表示。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