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绿满荒山坡——宁化县溪背畲族村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项目区见闻

2016-07-08 09:06:12

齐培松 郑志鑫 吴立水

 

福建西北的“千年古县”——宁化县,经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4万亩,占县域土地总面积的14.8%,被列为我省一类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2012年以来,宁化县有力有序地开展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和“青山挂白”治理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5月26日清晨,我们专程来到宁化县石壁镇溪背畲族村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项目区采访。站在路口的山坡上,举目四望,项目区内三四个山头已修建起了层层梯田,多的七八层,少的也有五六层;远看梯田里,有序地分布着墨绿色的植物。以前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坡已开发整理成耕地,披上了层层绿装。

“这是石壁镇溪背畲族村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项目,整治总面积3967.5亩,其中土地开发整理面积345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622.5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于2012年12月开工建设,共投资274.74万元,完成现浇排灌渠(农渠)6400米,新建田间路3600米、生产路5930米,还修建农桥1座、蓄水池20个等,开发整理后新增耕地323.2亩。该项目已通过三明市国土资源局验收。”同行的宁化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熊清平指着前面山坡梯田介绍道。

我们边听介绍边走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只见大块的梯田有2-3亩,小点的地块也有半亩多;低头注目,梯田里西瓜苗,棵棵长势喜人,墨绿色的瓜蔓有的已长1米多,大多数是六七十公分长。抬头看见前面不远的地里有位农民正在给西瓜苗盖草遮阴,记者顺着梯田快步向前采访。听介绍,这位农民名叫张贤辉,是石壁镇溪背畲族村的村民。“老张,在这里您栽种了多少西瓜?”“种了2000多棵,今年4月份刚种下的。”张贤辉边抱草给西瓜苗遮阴边回答道。“原来这里多是荒草地,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后,我们村将新增的300多亩耕地安排给村里的10多个贫困户承包耕种,让他们能增加些收入。去年地里有的种西瓜,有的种芋头、地瓜,有的栽豆子、萝卜、金针菜。今年这片梯田已栽种了100多亩西瓜。”溪背畲族村党支部书记张良琴介绍说。

听介绍,2012年,宁化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和“青山挂白”治理的通知》精神,通过实地踏勘、认真筛选,确定石壁镇溪背畲族村、淮土乡桥头村、淮土乡赤岭村、淮土乡竹园村、华侨农场等5个整治点,并报三明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立项,开展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整治总面积10201.91亩,总投资预算3200万元。其中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8996亩,土地开发整理面积1206亩,整治后可新增耕地1142亩。

“溪背畲族村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项目分土地开发整理和水土流失治理两部分工程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部分由石壁镇政府作为项目业主,宁化县国土资源局作为项目监管单位;水土流失治理部分由宁化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作为业主,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为项目监管单位。项目资金分土地开发整理和水土流失治理两部分,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由县国土资源局设立专户,水土流失资金由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公司设立专户,实行封闭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及资金使用安全。保障项目按时建设、按设计要求竣工。”熊清平介绍说。

在熊清平领路下,我们来到了溪背畲族村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近看远望,满目绿色。原先光秃的火烧山已是绿树成行。记者走近种满油茶树的梯田,只见两米多高的油茶树上已结出了青绿色的油茶果,矮一点的油茶树也是枝繁叶茂。“这里,我们村民叫上下凉亭山坡,2009年,这一片山坡发生火烧山,原来的树木都被烧掉了。2012年以来,通过开展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种植油茶树30多万株,整治水土流失面积近3700亩。”我们正在听着张良琴介绍,从项目区山路走来一位戴着草帽的中年人,记者赶紧上去访问。听介绍,他名叫张运斌,是这片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的管理人员。“项目区采用鱼鳞坑+隔坡梯田的治理方法,每2.5米x 3米种植一株油茶树,一亩地可以栽种100-110株,成活率99%以上。没有成活的,我们都要补种上。你们看,那棵小的油茶树就是今年补种的。”张运斌指着路旁隔坡梯田上的一株小油茶树介绍道。记者仔细观察,小油茶树已长出了翠绿的新叶。

从溪背畲族村土地整治项目区前往宁化县淮土镇采访的路上,熊清平谈起了宁化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情况。听介绍,宁化县十分重视水土流失治理,专门成立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县国土资源局成立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队,由局分管领导任队长,抽调土地整理中心、规划保护股等业务骨干为队员,专门负责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地整治工作。同时,该县还实行县处级领导和县直单位挂包水土流失重点村制度,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鼓励社会各界投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截至今年5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